
為了激活污染治理市場,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。例如,廣東汕頭在練江流域的污染治理中,截至2019年11月底,綜合整治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10.34億元。汕頭市市長鄭劍戈表示,“中央環保督察制度設計倒逼我們義無反顧加大人財物投入,現在是彌補歷史欠賬時期,要做就得做好。”
近年來,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,生態環境領域“歷史欠賬”逐漸顯現,環境治理形勢嚴峻。在中央環保督察的推動下,各省相繼關停了很多排放不達標、嚴重污染環境的“小、散、亂、污”企業。
另一方面,系列政策的出臺,也為環保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契機。例如,石化、鋼鐵、有色、化工、煤炭、水泥等高污染、高能耗行業污染治理需求正在進一步釋放。垃圾處理、固廢循環利用、土壤修復等產業也呈現一片藍海。
12月24日,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聯合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(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)對外發布《中國環保產業分析報告(2019)》。報告指出,我國環保產業近幾年的增長率區間為6.1%-22.5%。根據環境保護形勢與環保產業發展趨勢,預計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.1萬億元。
時間:
來源:
所屬分類:
常見問題解答:
凈研動態
匯聚時事前沿 · 這里更精彩
行業資訊